为凝聚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和使命担当,提升党员干部的战斗力,6月25日,市民政局机关支部走进市科技馆,开展“作风固本砺初心 科创赋能担使命”主题党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吴云霞出席本次活动,市科协党组书记王文一同参加党日活动。
展览剧《自立 自强 自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创新之路》将展览、话剧、影片融为一体,以独特的形式,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科技发展的重视与引领。活动中,市民政局全体党员干部们认真观看了由市科协、科技馆干部职工自导自演的展览剧《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马兰花开》、《喜看稻菽千重浪》、《仰望苍穹》以及以乌兰察布绿色发展为切入点拍摄的裸眼3D影片《绿映北疆》。青年干部们纷纷表示通过观看展览剧,了解了我国科技工作者所拥有的坚定理想信念、顽强奋斗精神、高尚道德情操,并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以先辈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增强党性、组织和纪律观念,提升主动服务意识,推动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年轻干部学习心得体会
办公室——王浩
今天参加主题党日活动,在科技馆沉浸式感受“自立 自强 自豪”的中国科技自主创新奋斗史,使我的内心深受震撼。无线电专家李强在无线电领域突破封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隐姓埋名铸大国重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扎根田间守护“中国粮”,他们以智慧与担当,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使命与坚守。作为市民政局机关的一名年轻党员干部,我深刻认识到,先辈们的精神是指引我砥砺前行的明灯。未来工作中,我将传承这份精神,立足岗位,主动担当,以实干践行初心,以奋斗砥砺前行,为新时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办公室——樊子宁
通过观看科技馆职工自导自演的展览剧《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马兰花开》、《喜看稻菽千重浪》、《仰望苍穹》,让我感受了到我国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不屈不挠、敢于挑战、勇攀科技高峰的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新时代党员应当汲取的前进动力。我将以此为鉴,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不断锤炼自己的品格和能力,勇于担当作为,敢于攻坚克难,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办公室——高天舒
今天通过参与主题党日活动,以展览剧的形式观看中国科技发展史,深有感触。从扎根戈壁隐姓埋名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到深入田间脚踏泥泞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再到廿二载铸就“天眼”的天眼之父南仁东,他们用时间的坚守、自我的奉献诠释着“国之大者”的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我们肩负着科技强国的时代使命,因此,我们既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更要锤炼干事的定力和奉献的勇气,以实干书写新篇章。
社会组织管理局——杜宏纳
今天上午在市科技馆观看《自立自强自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自主创新之路》展览剧,演员们以真挚动人的表演,将李强、邓稼先等功勋人物的事迹搬上舞台,他们用精湛的演技重现历史场景,让我如临其境,深受触动。李强在无线电领域的开拓充满艰辛。彼时技术封锁、设备匮乏,他凭借着对党的忠诚和对通信事业的执着,自学理论、钻研技术,突破重重难关,为党的早期通信搭建起关键桥梁,让革命的信息得以传递。“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艰苦的科研条件下,隐姓埋名,扎根戈壁。面对技术难题与核辐射威胁,他从未退缩,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用智慧和生命换来了我国核武器事业的重大突破,挺起了新中国的脊梁 。他们身处不同领域,却都怀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作为年轻干部,我们应传承他们的精神,在工作中保持攻坚克难的勇气、求真务实的态度,立足岗位,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
老龄工作科——李方方
市民政局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参加市科技馆党日活动,观看了观看展览剧《自立 自强 自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自主创新之路》,以一种沉浸式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邓稼先、袁隆平、南仁东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老科学家们以生命为炬火,照亮了自立、自强、自豪的科技自主创新之路。这部科技展览剧深刻启示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唯有把创新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胸中激荡着前所未有的责任感。这份责任感呼唤我们不仅要做科技发展的热情支持者与积极传播者,更要以科学家精神为标杆,立足自身岗位,锤炼过硬本领。
社会事务和区划地名科——辛辉
今天我参加了以“作风固本砺初心 科创赋能担使命”的主题党日活动。活动在市科技馆进行,工作人员细致的为我们讲解了中国科技、农业等方面发展的历程。讲解完成后,又以4部生动形象的话剧为我们展现出了研发发报机、原子弹等重大事件中的感人故事。本次党日活动使我更加深刻体会到我们国家发展过程充满了艰辛与困难,但好在我们的前辈们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国家、人民付出自己毕生心血,才有了今天美好的生活。此次学习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和行动动员,我们身处伟大时代,见证并参与国家科技、农业各个方面的辉煌发展,倍感使命光荣。我将把活动收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保持持续学习的心态,立足岗位实际积极思考,在本职工作中发光发热,以更优作风砥砺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属于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力量!
养老服务科——申文法
今天上午在市科技馆观看的展览剧,通过几幕短剧以新颖方式将科技进步历程与国家发展脉络交织演绎,生动描绘了尖端成果如何助力推动社会发展。更令我尤为感慨的,是李强、邓稼先等无数科学家以身许国、潜心攻关的坚毅身影,他们以智慧为火种,照亮了民族前行之路。这场观剧体验,让我更清醒认识到科技实力对国家强盛的重要意义。身为年轻干部,我们理应勇立时代潮头,既要做前沿科技理念的积极学习者,更需努力成为科技与政策落实、服务与创新之间那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唯有将自身职责融入这奔涌不息的发展洪流,我们才能真正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强国复兴伟业中贡献青春力量。
儿童福利科——米春春
看完展览剧,我感受颇深!李强在艰难环境中钻研无线电,邓稼先隐姓埋名投身核事业,袁隆平扎根稻田只为让大家吃饱饭,南仁东跋山涉水建成“中国天眼”,还有那些为了祖国事业背后默默奉献和牺牲的亲人和村民。他们不怕苦、不喊累,勇于扛起家国责任,这浓浓的家国情怀,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我们要牢记这些前辈,像他们一样,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不管做什么,踏踏实实、敢闯敢拼,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机关党委——张驰
在观看的过程中,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段波澜壮阔的科技发展征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在科技领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步步走向自立自强的伟大跨越。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幕话剧《马兰花开》,以我们耳熟能详的童谣《马兰开花》背后的故事为线索,讲述以邓稼先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毅然回国投身建设。他们隐姓埋名,扎根戈壁,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奉献,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等国之重器,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为新中国的国防安全和国际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的事迹让我明白,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低保中心——高煜
有幸观看展览剧《自立 自强 自豪》,我沉浸于精神史诗中。四幕画卷回望奋斗史:李强发明无线电报机,邓稼先团队研发原子弹,袁隆平培育水稻,南仁东建造中国天眼。先驱们矢志不渝,突破困境。此剧震撼人心,将历史回响叩击心灵。自立、自强、自豪是李强辟新途的勇毅、邓稼先忠诚报国的初心、袁隆平扎根泥土的理想、南仁东探索宇宙的壮怀。他们的担当如星火,爱国热情支撑民族奋起。回望前辈之路,自立自强精神清晰。我们应接过责任,在自己的位置奋斗,续写时代诗篇,共筑星空梦想。
综合保障中心——杨玉英
今天是我第一次参观乌兰察布科技馆,当我踏进科技馆时,就瞬间被各种现代化科技展览厅所吸引,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观看到的展览剧,这是我在其他科技馆从未看见过的,通过工作人员介绍知道这是科技馆新推出的一种崭新体裁,将展览、话剧、影片融为一体。展览剧的名称叫作《自立自强自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自主创新之路》,通过展板上的详细介绍以及现场演员们的生动演绎党的四个历史时期鲜活的科技创新故事,让我明白科技自立自强之路的艰难。这次参观乌兰察布科技馆,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在这里我看到了科技的魅力和创新的力量,也感受到了科学家们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赵俊乐
今天观看展览剧《自立 自强 自豪》,我深受触动。剧中,文字记载与演员的鲜活演绎交相辉映,生动刻画了那些为中国发展倾注毕生心血的前辈先驱。他们专注执着、不畏艰难险阻,甚至为坚守岗位不惜与亲人分隔两地,最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先驱们为国奉献的精神深深鼓舞着我。正是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奋斗,铸就了今日中国的强大根基。他们在科技等领域的艰辛探索与辉煌成就,更是惠及了亿万人民的生活。作为一名党员,我虽不具备科技先驱那样的创造伟力,但深受他们精神的感召。在今后我将立足自身工作岗位,努力学习新知,不断突破自我,提升专业本领,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奋斗不息。
市精神康复医院——张毅
踏入乌兰察布市科技馆的那一刻,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世界的大门。那些充满科技感的情景表演不仅为我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思维的盛宴,更让我对科技的力量有了全新的认知与思考。当灯光暗下,科技馆的舞台变成了充满奇幻色彩的时空隧道。一场将科学知识与表演完美融合的情景剧,以鲜活的故事和生动的演绎,打破了我对传统科普的认知,让科技的魅力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悄然浸润心田。不同于静态的展品陈列,情景剧用极具张力的表演形式,将晦涩的科学理论转化为扣人心弦的故事。比如在原子弹研究为主题的剧目中,演员们通过灯光和音效,将原本传统的科普,编织成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参观的观众也随之揪心,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远比单纯的讲解更能引发对科技本质的深层思考。
此次科技馆之行,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积累,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它让我看到了科技的无限可能性,也让我意识到科技发展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和不懈探索。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以更积极的态度去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赵培芮
今天参与乌兰察布市民政局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走进乌兰察布市科技馆观看话剧,内心深受触动。舞台上,邓稼先隐姓埋名扎根戈壁,用智慧与生命铸就大国重器;袁隆平躬身田间,毕生追寻“禾下乘凉梦”,只为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以坚定信念与无私奉献,诠释了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作为民政工作者,我将以他们为榜样,立足岗位,把对人民的深情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用担当践行初心使命,在平凡的工作中书写不平凡的篇章。
市社会福利院——曹愉
今天有幸参观乌兰察布市科技馆,接受了一场融合静态展览与真人演绎的独特文化盛宴。无线电报机的嘀嗒声、新民主主义革命者的铿锵誓言、马兰花开的感人故事、袁隆平在海南稻田里的躬身背影——这些跨越时空的场景在话剧表演中次第展开,不仅向我展示了科技进步的轨迹,更让我触摸到了支撑这些成就背后的精神脊梁。话剧通过细腻的表演,展现出的不论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两弹一星”精神,还是“稻田守望者”常年扎根海南培育稻田的坚守,都让我深深感受到“舍小家为大家”不是一句空洞口号,而是他们用一生践行的承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理应看得更远、做得更好,我愿以此次体验为起点,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意义与价值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注入不平凡的精神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报国,强国有我”的理想信念。
市儿童福利院——刁飞翔
在科技馆中,科学家们的事迹与精神深深触动了我。从李白冲破阻碍百次实验投身电波事业,到南仁东几乎踏遍西南山区所有洼地选址“天眼”,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都闪耀着执着与奉献的光芒。展厅里泛黄的手稿、简陋的实验器具,无声诉说着他们不惧困难、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他们用毕生心血推动科技进步,这种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不仅是科学发展的基石,更教会我面对挑战要永不言弃。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在学习与生活中传承这份精神,以专注和热爱追逐梦想。